正常菌群改变与许多因素有关,包括以下几点:
1.使用抗生素:抗生素可以杀死有害细菌,但同时也会破坏有益细菌,从而改变正常菌群。
2.饮食:饮食对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有很大影响,高脂肪、高糖和加工食品可能导致菌群失衡。
3.生活方式:过度消毒、缺乏运动、压力过大等生活方式因素也会影响肠道微生物菌群。
4.慢性疾病:慢性疾病如糖尿病、肠炎和肠易激综合症等也可能会改变肠道微生物。
5.年龄:随着年龄的增长,肠道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也会发生变化。
6.环境因素:环境污染、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微生物菌群失衡。
正常排便时,大便末段出现黏液或黏稠物需警惕肠道健康信号。这一现象可能与以下5类原因相关,及时识别并干预可避免病情进展。若持续2周以上伴体重下降、便血,需立即进行肠镜检查。老年人及有肠癌家族史者,建议每年进行粪便潜血试验筛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