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对症治疗便秘
2011-10-27 09:35:02
浏览量:
便秘虽然常见,但是从中医上讲便秘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,可以分成很多类型,便秘常见的有,肠胃积热、气机郁结、气血因亏等。
便秘这种症状在临床上非常常见,但是便秘的原因却很多,治疗上也不同,怎样对症治疗便秘才是关键。
大便的形成过程:饮食入胃,经过胃之腐熟,脾之运化,吸收其精微之后,所剩糟粕由大肠传送而出,成为大便,整个过程约需24~48小时。
便秘形成的原因:我国隋朝《诸病源侯论》谓:“大便难者,由五脏不调,阴阳偏有虚实,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。”便秘的形成主要在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。
分型论治:中医对便秘的分类有寒、热、虚、实四类。
一、肠胃积热
1、病因病机:素体阳盛,或饮酒过多,或过食辛辣厚味,或误服药石而致热毒内盛;或热病之后,余热留恋;或肺燥肺热下移于大肠,均可致肠胃积热,耗伤津液,以致肠道干涩燥结,形成便秘。
2、症候特点:大便干结,小便短赤,面红心烦,或有身热,口干口臭,腹胀或痛,舌红苔黄燥,脉滑数。
3、治法方药:清热润肠,用麻子仁丸。方出《伤寒论》,药有麻子仁、芍药、枳实、大黄、厚朴、杏仁和蜜。
二、气机郁滞
1、病因病机:忧愁思虑过度;或久坐少动;或外科手术后肠道粘连;或跌打损伤伤及胃肠;或虫积肠道;或肺气不降,均可导致大肠气机郁滞,通降失常,传导失职,糟粕内停而形成气秘。
2、症候特点:排便困难,大便干结或不干,嗳气频作,胁腹痞闷胀痛,舌苔薄腻,脉弦。
3、治法方药:顺气导滞,用六磨汤。方出《证治准绳》,药有沉香、木香、乌药、槟榔、枳实、大黄。
三、气血阴亏
1、病因病机:病后、产后及年老体弱之人,气血亏虚;或病中治疗过用汗、利、燥热之剂,损伤阴津;或劳役过度,出汗过多或房室劳倦,损伤气血阴精,或素患消渴,阴津亏耗。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,阴血亏虚则肠道干涩,都可造成虚秘。
2、症候特点
(1)气虚便秘:大便不一定干硬,虽有便意而临厕努挣乏力,难以排出,挣则汗出,短气,便后疲乏,面白神疲,肢倦懒言,舌淡嫩,苔白,脉弱。
(2)血虚便秘:大便干结,面色淡白无华,心悸健忘,头晕目眩,唇舌淡白、脉弱。
便秘这种症状在临床上非常常见,但是便秘的原因却很多,治疗上也不同,怎样对症治疗便秘才是关键。
大便的形成过程:饮食入胃,经过胃之腐熟,脾之运化,吸收其精微之后,所剩糟粕由大肠传送而出,成为大便,整个过程约需24~48小时。
便秘形成的原因:我国隋朝《诸病源侯论》谓:“大便难者,由五脏不调,阴阳偏有虚实,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。”便秘的形成主要在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。
分型论治:中医对便秘的分类有寒、热、虚、实四类。
一、肠胃积热
1、病因病机:素体阳盛,或饮酒过多,或过食辛辣厚味,或误服药石而致热毒内盛;或热病之后,余热留恋;或肺燥肺热下移于大肠,均可致肠胃积热,耗伤津液,以致肠道干涩燥结,形成便秘。
2、症候特点:大便干结,小便短赤,面红心烦,或有身热,口干口臭,腹胀或痛,舌红苔黄燥,脉滑数。
3、治法方药:清热润肠,用麻子仁丸。方出《伤寒论》,药有麻子仁、芍药、枳实、大黄、厚朴、杏仁和蜜。
二、气机郁滞
1、病因病机:忧愁思虑过度;或久坐少动;或外科手术后肠道粘连;或跌打损伤伤及胃肠;或虫积肠道;或肺气不降,均可导致大肠气机郁滞,通降失常,传导失职,糟粕内停而形成气秘。
2、症候特点:排便困难,大便干结或不干,嗳气频作,胁腹痞闷胀痛,舌苔薄腻,脉弦。
3、治法方药:顺气导滞,用六磨汤。方出《证治准绳》,药有沉香、木香、乌药、槟榔、枳实、大黄。
三、气血阴亏
1、病因病机:病后、产后及年老体弱之人,气血亏虚;或病中治疗过用汗、利、燥热之剂,损伤阴津;或劳役过度,出汗过多或房室劳倦,损伤气血阴精,或素患消渴,阴津亏耗。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,阴血亏虚则肠道干涩,都可造成虚秘。
2、症候特点
(1)气虚便秘:大便不一定干硬,虽有便意而临厕努挣乏力,难以排出,挣则汗出,短气,便后疲乏,面白神疲,肢倦懒言,舌淡嫩,苔白,脉弱。
(2)血虚便秘:大便干结,面色淡白无华,心悸健忘,头晕目眩,唇舌淡白、脉弱。